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本周一(1月20日),仪器信息网为了深入剖析国产流式细胞仪的发展现状,并针对美国突然实施的仪器出口禁令,共同探讨国产流式可能迎来的挑战与机遇,特别策划了一场名为《直面美国流式细胞仪出口禁令》的“仪咖说”直播活动。活动中,层浪生物的CEO刘铁夫先生与赵精晶博士、马玉婷博士、王宇翀博士等多位行业专家,围绕多个热点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。本篇浪花雅集将铁夫总在讨论中的部分回复进行简要整理,以供各位阅读——
Q1:禁令到底禁什么?
从发布禁令的具体内容来看,有两大关注点。关注点一:主要针对美国当地公司向外出口流式产品,但如果在中国已实现了国产化,可能会受到的较小影响;关注点二:针对光谱流式或包含26通道及以上的传统流式分析和细胞分选仪(identifies flow cytometers andcell sorters that are "specially designed" for spectral analysis or contain 26 or greater detectors orchannels)。禁令的指代对象不明晰,小于26通道的光谱、细胞分选仪是否也在限制范围内,尚且存疑。但明确的是,26通道以上的分析或分选仪器,都会受到该禁令的影响。
Q2:国内高端流式的技术壁垒有哪些?
光谱流式的技术壁垒,主要在检测通道数较传统流式有数倍的增长,带来了诸多细节挑战:1.光路系统设计难度大幅提升;2.大量且高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带来更多和更复杂的技术挑战;3.实现光谱信号全段采集,对仪器的性能指标,尤其是灵敏度方面有更加严苛要求;4.数据的分析处理与(可视化)呈现,需要对应用领域如免疫学、血液分析等有深入研究的人才参与,才会对软件设计有更深入的理解;5.适配软件有处理更复杂化应用功能同时,还应该兼顾不同场景用户的使用体验。(我们在)总结归纳(的基础上),做到(功能)固定化、简单化的同时,又不失科研所需的灵活性。
Q3:流式国产替代目前达到了什么样的成熟度?
基于国内流式多年的发展积累,现阶段已经涌现出不少具备较为完整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,所以流式的国产替代是可以做的。硬科技和硬技术,如高速采集、光路设计、后端应用等在国内都是没有太大问题的,难的是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管理,利用后发优势做出更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一些产品。
Q4:是否有国产流式可以完全替代国际高端流式?
完全替代过于激进了,除非出现颠覆性的技术迭代,否则大家没有代际上差异的话,产品基本不会出现完全替代的情况。但基于受众的不同,我们能做的,是做到其所不能,走更多的差异化特色应用方向。 从用户需求出发,从市场分析出发,在提高产品力的前提下,哪里有空白去填补哪里,做到部分替代,而不是违背我们“多彩世界”公司理念的完全替代。
Q5:本次禁令的影响会涉及到哪些细分领域呢?
马博:可能会用到高参数的科研领域。如肿瘤、免疫等疾病治疗方向,细胞图谱计划,外泌体、纳米研究等热门流式应用领域。
刘总:主要是科研领域,和马博士看法一致,高参数流式主要是免疫、血液研究等占比更多。
Q6:流式企业出海,是否是完全利好,还是有什么弊端?
总体来说,国产设备已经迎来了出海的新时代。在参加海外展会时,可以明显感受到国产临床仪器受到了热烈的欢迎,也为科研仪器出海时代的到来做足了准备。就层浪来说,目前我们的出海产品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,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势头良好,同时在欧美市场也在深入推进着。但目前国内科研仪器出海方面的人才相对匮乏,更多的是集中在临床出海领域,这也恰好反映了该领域业务的短缺。所以也希望有相关经验的销售技术人才积极联系我们。
全光谱流式细胞分析仪CytoStellar